摸具试卷二
模具的合理间隙
模具的合理间隙是靠()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。
1 | 凸模和凹模 |
开始工作前
开始工作前,应将设备空转一段时间,检查是否正常,这段时间是()
1 | 1~3min |
由于覆盖件尺寸大
由于覆盖件尺寸大、形状比较复杂,拉深往往采用()。
1 | 一次 |
分型面密合时隙
分型面密合时隙太大塑件会产生()。
1 | 溢料 |
压注模
压注模是主要用于加工()的模具。
1 | 热固性塑料 |
合模机构
合模机构不具备的作用是()。
1 | 复位 |
为保证压力机和
为保证压力机和模具正常工作,模具的压力中心应与压力机的压力中心()
1 | 重合 |
下列模具中,
既有加料腔又有浇注系统的是()。
1 | 压注模 |
挤出成型模具被称为()
1 | 挤出机头 |
分型面应取在
塑件尺寸()处。
1 | 最大 |
模具型腔的()不足很可能导致模具开模困难。
1 | 刚度 |
有凸缘筒形件拉深、
其中()对拉深系数影响最大。
1 | 凸缘相对直径 |
注射成型工艺适用于()
1 | 主要成型热塑性塑料,某些热固性塑料也可用注射方法成型 |
冲裁多孔冲件时
冲裁多孔冲件时,为了降低冲裁力,应采用()的方法来实现小设备冲裁大冲件。
1 | 阶梯凸模冲裁 |
拉深后坯料的
径向尺寸(),切向尺寸()。
1 | 增大 减小 |
弯曲的板料
弯曲的板料表面质量()时,容易产生应力集中,使塑性降低,弯曲时必须将有毛刺的一面向内,否则必须( )弯曲圆角半径。
1 | 较差,加大 |
浇注系统流道()。
1 | 应尽可能短 |
在用级进模冲压时,
第一工位的初定位采用() 。
1 | 始用挡料钉 |
相对来说,最难去除
的浇口是()。
1 | 环形浇口 |
在冲压过程中,
在冲压过程中,需要最小变形力区是个相对的弱区,材料变形时,首先变形区为()。
1 | 弱区 |
对步距要求高的级
进模,采用()的定位方法注
1 | 侧刃 + 导正销 |
在注射成型过程中,
金属嵌件预热的目的是()
1 | 降低嵌件周围塑料的收缩应力 |
斜刃冲裁比平刃冲裁
有()的优点。
1 | 冲裁力小 |
弯曲件为(),
无需考虑设计凸、凹模的间隙。
1 | V 形 |
适合于自动切断浇口的
浇口是()。
1 | 潜伏式浇口 |
判断题
绝热流道和热流道注射模均属于无流道注射模。
1 | 对 |
为了保证塑件质量和胜利出模,推杆数量应越多越好。
1 | 错 |
推杆截面形状最多的是圆形,其原因是便于加工和装配。
1 | 对 |
屈强比越小,则金属的成形性能越好。
1 | 对 |
一副塑料模可能有一个或两个分型面,分型面可能是垂直、倾斜或平行于合模方向。
1 | 对 |
填充剂是塑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。
1 | 错 |
单分型面注射模:只有一个水平分型面的注射模。
1 | 错 |
所有的塑料制件都可以使用强制脱模。
1 | 错 |
在生产实际中,倒装式复合模比正装式复合模应用更多一些。
1 | 对 |
无流道塑料注射模适应于各种塑料的注射成型。
1 | 错 |
在复合模中,凸凹模的断面形状与工件完全一致。
1 | 对 |
侧浇口包括扇形浇口和薄片式浇口,扇形浇口常用来成型宽度较大薄片状塑件;薄片式浇口常用来成型大面积薄板塑件。
1 | 对 |
大部分热塑性塑料成型时应对模具进行循环水冷,水温越低越好。
1 | 错 |
模具的间隙对模具的使用寿命没很大的影响。
1 | 错 |
当分流道较长时,其末端也应开设冷料穴。
1 | 对 |
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。
1 | 错 |
屈强比越小,则金属的成形性能越好。
1 | 对 |
任何模具上都不需设有冷却或加热装置。
1 | 错 |
拉深件的筒壁部与凸模圆角相切处,是拉深件的“危险断面”。
1 | 对 |
同一塑件的壁厚应尽量一致。
1 | 对 |
为了便于塑件脱模,一般情况下使塑料在开模时留在定模或上模上。
1 | 错 |
冲裁间隙越小,冲裁件精度越高,所以冲裁时间隙越小越好。
1 | 错 |
注塑机额定注射量大于制品及流道所需塑料质量即可。
1 | 错 |
冲裁模的凹模,在热处理后的硬度应稍高于凸模的硬度。
1 | 对 |
冲裁间隙越小,冲裁件精度越高,所以冲裁时间隙越小越好。
1 | 错 |